來一場與音樂浪漫的邂逅: 法國的Diptyque DP 160 MKII平面喇叭

一提到平面喇叭,絕對是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他萬般迷人的聲音,恨的是難以駕馭,早期發燒友以能征服Apogee全鋁帶式平面喇叭為自豪,低至不到1歐姆的超低阻抗更是許多擴大機廠商的挑戰目標。對於台灣發燒友來說,因為相對潮濕燥熱的環境,振膜與相關電子元件的損壞率高,在維護維修上又是另外一個課題,因此雖然非常喜愛平面喇叭的聲音,用家卻一直不多。近年來由於技術與材料的進步,解決了前面所述的問題,因此我們有可以看到平面喇叭在市場上再度活躍起來,受到玩家喜愛,在耳機市場則反而是一直有廠商以平板為設計核心技術,可能因為相對喇叭來說,耳機單體相對較小,驅動上也更容易克服。

平面喇叭特色之一就是薄,既使是裝上厚厚的木箱也還是一樣,DP 160 MKII喇叭厚度只有ˋ47mm,不過重量達50Kg,加上運送木箱達78Kg

雖然都是平面喇叭,但發聲原理卻有不同,大致可分為三類,一種就是前面所提Apogee的鋁帶式設計,因為前面所提的問題,現在鋁帶式設計用於高音居多,第2種是平板式(Planar Magnetic),或稱Magnetostatic (Isodynamic),基本上其原理為使用一片非常非常薄的聚乙烯或鋁箔振膜,將四周邊緣固定,振膜上面佈有線圈,後方磁鐵造成磁場變化時讓振膜產生振動發聲。第3種就是靜電喇叭(Electrostatic, ESL),我們這次評測的Diptyque Audio平面喇叭就是屬於第2種方式。Diptyque Audio可說是近來最火紅的平面喇叭品牌,我在世界各國的展覽都可以看見其身跡。

因為是平面喇叭,所以底座腳架的設計也不同,一邊為ㄇ字形的立架,一邊則直接安裝上角錐

位於喇叭底部的金屬角錐

Diptyque由Gilles Douziech及Eric Poix兩位熱愛聲學的人所成立,最早的第一對喇叭原型在2001年誕生,從無到有完全由手工打造。Gilles Douziech從小是發燒友,19歲在唸電子學期間就到法國Mulidine揚聲器公司向Marcel Rochet設計師實習,對諧波共振的基本概念以及分配濾波器的設計得到許多寶貴的知識,後來還在Toulouse聲學實驗室研究,他還有將近十年在醫療電子的工作經驗,對超音波特別深入,在許多大型公司Hewlett Packard、Siemens、Philips及General Electric受到專業訓練。

另一位創辦人Eric Poix亦從小就是發燒友,從未停止開發自己的音響系統,特別擅長機械和金屬加工方面的技能和專業知識,他設計製造Diptyque揚聲器所需的所有機械元件和工具,讓其可實現高度複雜的機械結構及極高的剛性,平面振膜得到完美控制。現在Diptyque有許多頂尖的人才加入。目前Diptyque從入門到高階的型號共有DP 85、DP 115、DP-140MKII、DP-160MKII及旗艦REFERENCE等五款。

55cm長的絲帶高音是要朝內的

全新次旗艦DP-160MKII採用兩音路設計,使用兩個中低音平面振膜與一個55cm長、頻率範圍極為寬廣的絲帶高音,分頻點設定在1600Hz,具原廠資料表示,MKII在低頻的表現更為延伸與線性,機械結構直接沿用來自旗艦的設計,DP-160MKII的頻率響應高達33~22kHZ,效率87db,阻抗6 Ohms,承受功率200W,建議的擴大機功率最好高於60W。

經過多年的不斷聆聽與試驗,Diptyque最終選擇Isodynamic,經過超過30多年的研發改良後,Diptyque的平面振膜喇叭主要有8大優點:
● 大面積的平面振膜無需像傳統盆錐式單體就能有非常自然的聲音擴散效果
● 雙面發聲,有如音樂廳一流的空間感
● 極薄的聚酯薄膜振膜反應非常快速且無阻力
● 從低音到高音全部使用同樣的振膜材質,具有完美的一致性
● NO BOX無箱體設計,完全沒有箱音干擾,保留最完美的音色
● 在低音量時,也能保有一致、平衡與細節
● 正常範圍的阻抗表現,無須極端推力的擴大機
● 具有耐久性,不怕灰塵

Single-Wiring設計,使用德國WBT NextGen喇叭端子

Diptyque所使用的Isodynamic平面振膜還擁有三項獨家技術,首先是PPBM®(Push Pull Bipolar Magnet),這是一種創新的設計,使用特訂的大型雙極磁鐵安置於振膜前後,振膜運作時鋁帶線圈可維持固定的磁場,可說是非常理想完美的控制。第2是箱體 採用三明治結構設計,包括MDF與厚2mm的不銹鋼,非常堅固沒有共振,第三為專利的絲帶高音,其採用聚酯薄膜和鋁聲圈,以強力釹磁鐵驅動,具有非常寬廣的頻率範圍且能與Isodynamic cells平面振膜完美配合,也讓分音器的設計更為簡單即可達到最好的銜接。

相對罕見的設計 (Ted Chen)
喇叭產品中,平面振膜設計的喇叭是比較特別也少見的,甚至很多人聽音響多年也不見得聽過平面振膜喇叭的聲音,外觀與靜電喇叭有點像,但運作方式部並不一樣。平面振膜比較常見是在耳機上,有幾個大廠牌採用這樣的設計,一般人的試聽管道也比較多,因此愛樂音響引進Diptyque Audio就相當值得玩家留意,尤其我們試聽完認為這是完成度很高的產品,這次在TAA圓山音響展上也將會有展示,屆時可以把握機會好好看看聽聽。

聲音表現超有水準
平面振膜的振膜發聲面積遠高於錐形振膜,由於設計原理,振膜接受磁力產生震動發聲更為均勻,理論上失真應該更低,對聆聽者的包覆感更好。以這次我們聆聽的Diptyque Audio DP-160MKII為例,高度達到160公分,目測三分之二都具有中低音振膜分布並面對聆聽者,高音振膜上下長55公分,很容易就形成的巨大的音像,因此我們擺放上便有拉開一些,聲音密度厚實自然,這與靜電喇叭完全是不同聽感,雖然在外觀上類似,但聽起來絕對不一樣,玩家別被外表迷惑了。平面振膜喇叭也不需要另外的錐形低音單體,可以從高音至中低音都採用相同設計形式的平面振膜發聲,聽感上與錐形振膜喇叭有點不同,我猜想與振膜面積和分布方式不同有絕大關係,以往在聽平面振膜設計的耳機時也是類似差異,但聽完Diptyque Audio DP-160MKII就知道絕對夠量夠深沉。DP-160MKII的高音和中低音採取相同的設計,達到真正的聲音一致性,頻段連接幾乎沒有斷點猶如一體,聲音的品質超乎我們的預期。

完全自然解析的表現
人聲、爵士、鋼琴這些音樂在Diptyque Audio DP-160MKII手底下發揮得近乎完美,聲音密度與質感都呈現第一流的水準,聲音頻寬和均勻度都相當好,人聲與鋼琴真的非常自然通透並帶有一絲甜味。我轉頭嘗試大型交響樂,首先發覺這對喇叭需要擴大機提供一定功率與電流輸出,我嘗試兩部等級接近的綜合擴大機,大功率器材在速度、動態和控制力上明顯能得到發揮,另一部最高30瓦輸出的綜擴聽人聲為主的曲目沒有問題,但在交響樂或更動態的曲目中,速度就相對較拖,面對大場面稍嫌吃力,官方建議最低60瓦輸出的擴大機是確實的。

參考Hans Zimmer《The World of Hans Zimmer: A Symphonic Celebration》,Diptyque Audio DP-160MKII在場面營造比一般喇叭更精采豐富,這對喇叭可說沒有箱體,喇叭前方與後側都是相同能直接見到振膜,除了不存在箱音問題,也讓其背波能量會比一般喇叭更多,我們習慣將喇叭拉離後牆至少1.5公尺,在音場深度與層次營造原本就非常吃香,在Diptyque Audio DP-160MKII上則更加豐富,而且這對喇叭發出的任何樂器聲都非常細緻清晰,包含流行音樂內的樂器聲與人聲都是這樣,自然的程度勝過許多高階喇叭,這是我試聽前完全沒預期到的。另外音場的包圍感與臨場感相當優異,讓人身處其中的感受比一般喇叭更強一些,尤其是在大場面的交響樂當中,整體是寧靜而有次序的臨場感,那怕略小一點的音量也有感,而不是單純大聲哄吵的美麗誤會。Diptyque Audio DP-160MKII是一對相當優秀的平面振膜喇叭,乍聽之下會有點不適應,但很快就能了解到他的優點,尤其是既清晰又自然的聲音真的難得,搭配上最好還是要選擇功率或電流輸出大一些的擴大機,表現會更加全面完整。

音色醇厚乾淨,層次縱橫交織 (Wacko Wang)
這次評測法國Diptyque的平面喇叭DP160 MK II,對於沒有接觸過平面喇叭的人除了看見另一種設計美感之外,也同時好奇他的聲音表現。評測先播放The Civil Wars的歌曲 “ My Father’s Father “ 來參考,對於DP160 MK II聲音的第一印象就是相當乾淨,低頻人聲與樂器都聽見醇厚感。而聲音中的對比也表現得相當有趣,唱腔聽到帶著些許凝滯,醇厚的聲音中感覺到有些重量的沉穩,但樂器撥動的呈現卻又活潑、動態感充足,聲音在祥和與靈巧之間取得絕佳對比,顯得相當平衡的聲音表現。

在聆聽歌曲時,同時也有感覺乾淨清晰的聲音使眼前畫面表現得非常立體,能在緩慢進行的樂聲中,看見縱橫交疊的音樂層次。背景不時傳出相當悠揚的樂聲,將眼前景色帶往更為寬敞且深邃的邊界,但隨著其他樂聲或人聲的出現,又逐步將景象緩緩帶到眼前,畫面能看見由遠到近的景深變化,如此交互呈現都令人能輕鬆感受音樂的重點,得以不失焦並清晰在眼前欣賞。豐富的層次變化可見DP160 MK II本身呈現出自然且蓬鬆的景象,游刃有餘的將曲目特色凸顯而出,令人能迅速欣賞音樂當下的精彩之處。

樂聲間距得宜,嗓音曲線圓滑豐富
接著參考Isaac Gracie的 “ All In My Mind “ 歌曲,透過DP160 MK II表現出的樂器聲音出色,能聽見鈸類樂器雖然較輕,但其中震動的感覺依舊清脆且清晰,在眾多樂聲中始終維持一定的距離與高度,雖然位置較突出但仍不顯突兀。而鼓聲能聽見相當特殊的打擊感,頓點聽得並不會太過扎實或有肉,但每下敲響時都強烈感受到樂器身形被直接塑造而出。且雖然頓點都恰與電子樂器同進同出,但在相對來說較強勢的電子樂聲中,鼓聲頓點仍不受遮掩,能清晰看見鼓本身的蹤影,令人得以享受眾多樂器同時,又不至丟失任何音樂資訊。

人聲部分則聽見其滑順的感覺,能相當直接感受到聲線的弧度曲線。音色來說不冷不暖呈現中性,但同樣有非常醇厚的凝聚感,且歌曲中各色唱腔都演繹的生動,較為輕柔低沉的嗓音、較出力而扎實的實音、輕顫又轉瞬的假音等等,能聽見各種不同面向的聲音,以多元多變的方式略過耳際,時而輕撫又不時地鑽入耳中,在已經感受到豐富又獨立清晰的樂器聲中,搭配上如此蜿蜒多變、轉換絲滑的人聲,DP160 MK II的聲音替本就已經相當漂亮的音樂上,又添加許多精采的表現。

輕鬆掌握曲目中任何微小細節
聽James Blunt的歌曲 “ 1973 (Acoustic) “ 做參考,歌曲以鋼琴聲做開頭,能感覺到琴聲高亢但不尖銳,且其中粒粒分明,琴聲該有的韻味、共鳴等都非常充足,即使琴聲旋律如此重複貫穿整首曲目,但反覆聆聽之下仍不會使人感到疲乏。聲音的定位明確,聆聽時會感受到較強烈的左右間距,左邊以琴聲為主而右邊則以弦聲為首,兩者有拿捏得宜的間距感且彼此銜接良好,儘管有較明顯的左右分別,但眼前聲音畫面依舊形成勻稱的畫面,並不感到有所斷層缺失,更將相形顯得輕柔的人聲於中央襯托而出。

DP160 MK II對於聲音細節的掌握絕佳,在右側呈現的吉他聲中,時而氣若游絲,不時又氣勢宏壯,當中穿插著較細緻輕柔的弦聲,儘管聲音雖輕較為細小,但仍能在一片沉穩扎實的樂聲中,清楚聽見琴弦表現出的質地,對於聲音刻劃除了寫實外,也非常細心的沒有遺漏任何細節,同樣的表現在人聲中也能有所體會,人聲居中表現的相對輕柔,在些許偏右的位置也不時傳來聲音較實的合音,DP160 MK II將相對來講容易忽略的聲音都輕鬆呈現,令聽者似乎能與曲目拉近距離,更加貼合音樂。

Diptyque DP 160 MKII平面喇叭
● 兩音路設計
● 分頻點: 1600 Hz
● 效率: 87db/1W/1m
● 阻抗: 6 Ohms
● 頻率響應: 30-22000 Hz
● 承受功率: 200W (建議擴大機>60W)
● 尺寸: 1610 x 530 x 47 mm
● 重量 50 Kg
● 顏色: 標準為白、黑,其他顏色都可客訂

總代理 愛樂音響: https://www.pcstore.com.tw/lovemusic/
Diptyque Audio: https://www.diptyqueaudio.com/
更多Diptyque報導請點此
本文專屬網址: https://tw.my-hiend.com/?p=67030

Youtube動態演示

MY-HiEND參考器材資訊請點此

About Leo Yeh

Avatar photo
身為發燒友已經將近30年,每天沉浸在High End音響的世界中,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