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Lina家族最新的成員,Lina DAC X為Lina系列中唯一台採用標準尺寸的體積,其他如Lina Network DAC、Lina Headphone Amplifier及Lina Master Clock都是Half Size一半大小的箱體設計,就功能與線路上,Lina DAC X與Lina Network DAC幾乎一樣,兩者台灣官方訂價也僅差6萬元,那麼dCS選擇推出Lina DAC X的用意為何呢?
左邊為Lina DAC X,右邊為Lina Master Clock,代理商特地將Clock一起送來讓我們比較差別
Lina DAC X的底部,跟其他Lina系列的產品一樣,都還有一個底座
首先當然就是體積的大小不同了,雖說Lina系列推出時有很大部分是考量耳機或是小系統的用家,但原廠與不少用家因為Lina DAC表現太好,都拿到兩聲道的大系統使用,此時Lina較小尺寸的設計就與系統上其他器材會顯得有點不搭,Lina DAC X的誕生直接滿足了這樣的需求。另一方面,由於體積變大了,Lina DAC X有了更多的空間,因此Lina DAC X較Lina DAC在前方面板多了一個實體的音量控制,這對於直入後級或是接主動式喇叭的用家來說,更容易控制音量,另一方面Lina DAC X也因為內部空間更大了,在隔離上也稍微比Lina DAC好一些,此外Lina DAC X還多了一個IR Remote Control功能,選擇哪台就看用家的實際需求了,尺寸大小應該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
Lina為dCS首次搭載觸控式螢幕的系列
身為極致High End品牌dCS入門系列的Lina可說是邁入頂尖系統的敲門磚,Lina DAC X外觀維持dCS的風格,採用整塊航鈦鋁合金挖空而成,簡單不花俏,作工質感完美無可挑剔,前面板左方為觸控式螢幕,右邊為一顆大型的音量旋鈕。
由背面也不難看出Lina DAC X在內部線路的配置上,較Lina DAC多出的半個空間基本上就用來置放線性電源,另一邊就是DAC線路核心,其具有齊全的各式輸出、輸入介面。Lina發表的時間晚於旗艦Varèse,dCS原廠也不避諱,Lina身上確實有著Varèse的血統。
Lina DAC X的內部,採用可折疊式的線路板(foldable circuit board),使用了dCS最為知名、獨家專利的Ring DAC與Digital Processing Platform數位處理平台,最高能解碼到PCM 384kHz及DSD 128,支援各種音樂格式、串流協定與服務,如Tidal、Qobuz、Roon Ready…等等一應俱全,另外還有升頻與多種數位濾波模式可選,增加了用家調整的彈性與聆聽音樂的樂趣。Lina DAC使用自家編寫的FPGA做數位運算,因此可擁有無限升級的可能,高品質的前級可直接搭配後級或主動式喇叭。可折疊式的線路板(foldable circuit board)若打開其實就是一張完整的PCB線路板,這種技術通常用於航太工業或特殊的產業中,以銅箔連接傳輸取代常見的排線。這個PCB線路板共有12層,因此可以安裝超過2,000個元件,相當驚人,同時dCS還要做合理的線路設計,讓訊號路徑最短最有效率也是讓聲音更好的細節處理,達到最純淨的再生。
全面沿革與創新 (Ted Chen)
英國dCS在音響訊源這塊領域仍然是數一數二,原因無他,就是不斷與時俱進的開發能力,儘管已經相當成功且知名,近年仍然沒有停止全面性地翻新與擴大產品線,包含剛推出的全新頂級旗艦VARÈSE系列以及向下延伸的LINA系列,原有的Vivaldi、Rossini、Bartok也都更新為最新的APEX版本,無論哪個價位帶都有技術最新的產品提供給發燒友,可以想見原廠在過程中的努力程度。
完整LINA新系列,滿足更多用家
LINA在推出後受到市場非常多注意,主要原廠做到了在維持價位競爭力下設計出原汁原味的dCS產品,沒有犧牲引以為傲的精華,進入門檻降低以外還能擁有最新技術,自然對垂涎已久的發燒友有著極大吸引力。LINA最初三款產品為LINA DAC、LINA Master Clock、LINA Headphone Amplifier,全都是以小尺寸的機箱建構,約為一般尺寸器材的一半,當然箱體空間有限的情形下在電源與內部隔離會受到一些限制,採用的Ring DAC電路架構也會比全尺寸的型號來得稍微精簡一些,原廠成功設計出多層電路解決空間問題,將電路板沿著箱體多個平面布置,最終表現仍然優異,尤其在晶片能力越來越強的現在,設計出好的小型器材絕對不是問題。
全尺寸的精華級產品
最新推出的LINA DAC X很顯然是延續LINA DAC的產品,這是一部全尺寸產品,也就是原來LINA DAC的兩倍大小,換言之有更多空間容納電源部件並做更完整的隔離。LINA DAC X具備網路與數位訊源功能、數位類比解碼、前級音控等功能,而終究其核心還是dCS賴以成名的Ring DAC數位類比解碼電路,每一款不同的dCS DAC器材都以Ring DAC設計架構為最大賣點,當然隨著型號等級不同,電路板的效果也會有所不同,但核心架構是相同的設計邏輯。LINA DAC X使用的是最新一代的Ring DAC。
操作方式多元完整
LINA DAC X在網路與數位訊源功能十分完整,支援度非常廣泛,dCS的運作方式會先將輸入音樂檔案升頻後再轉換,因此具有許多數位運算彈性,能夠做許多不同的濾波設定,包含升頻方式都能選擇DXD、DSD、DSDx2,濾波選擇就更多種了,端看用家喜好和敏感程度去做各種排列組合。LINA DAC X也將所有設定到建立在器材前面板的觸控面板上並附帶一隻相當精緻的鋁合金遙控器,另外使用專屬的dCS Mosaic APP不但可以切換訊源、播放音樂,也能夠直接調整所有機內設定,方便至極。
可增添外接時鐘追尋極致
在這次試聽LINA DAC X的同時,代理商傑富音響也提供LINA Master Clock讓我們切換使用,透過兩條BNC時鐘線連結分別對應44.1KHz與48KHz的倍頻音樂檔案,每次播放不同音樂都會自動切換,而且關閉外接時鐘LINA Master Clock後,LINA DAC X也會自動換回內部主時鐘提供時脈訊號,讓我們試聽時相當方便。
使用LINA DAC X聆聽音樂可以透過dCS Mosaic APP直接連接Tidal、Qobuz、Spotify、同區網的音樂伺服器或電腦等,得到音樂檔案的來源,dCS的數位訊源支援Roon Ready,習慣用Roon的用家也可以使用Roon來連接音樂服務和來源。我們主要就使用dCS Mosaic APP來聽音樂囉。
原廠有出APP的產品,就算是Roon的用家,也還是一定要下載使用,原廠APP裡會有許多功能是Roon不會有的,此處可以看到用家可以設定dCS Processing Platform的各項功能,包括Upsampling升頻、Filter數位濾波、DSD Filter、Crossfeed、DAC Mapper等等,都會有不同的聲音表現,其他還有許多功能都非常值得探索。
透明細緻的高品質聲底
參考非常棒的一張唱片Dire Straits《Money For Nothing》,一開聲自然就察覺到LINA DAC X在音樂解析能力上顯然是非常細緻、非常充分,在聲音的透明度上特別優異,音樂背景漆黑寧靜,在聲音細節與整體動態上既明確又受控,我會感到不同音壓的聲音落點與線條都很穩定準確,很有秩序感。音場上是寬廣且深邃,將每首音樂該有場面都表現出來了。我同時切換了幾種不同濾波和升頻格式,首先升頻DXD與DSD的差異是比較明顯的,DXD在細節上更有刻劃感,而DSD在聲音厚度上略微增加,兩者都很順暢穩定,在不同型態和錄音的專輯上聆聽並不一定是哪一個永遠比較合適,但總會有聽得更習慣的那一種。另外是不同濾波上切換時,改變就較為細微,有些在動態上較平滑、有些對比較為明顯,整體音場也會有細微改變,這就得用家自行去測試體會囉。
歌聲絕美入耳酥麻,曲目呈現舒適宜人 (Wacko Wang)
評測先聽到Matt Johnson與Mysha Didi的歌曲 “ Leave Before You Love Me “ 做參考,整首曲目聽下來給人一種均衡舒適的感覺。在聲音各處都有一股溫潤暖流,將沉靜又帶點溫柔惆悵、情絲難斷的感覺完整表達,人聲也是個人十分喜歡部分,男聲周遭的空氣感相當強烈,將嗓音中那股氣若游絲的樣貌描繪實際,但聲音中的存在感仍難以撼動的強烈,且其中細節表現實在亮眼,短短幾句歌詞中即有各種出力發聲、各種糾結掙扎的畫面刻劃,細緻的顫抖與迷人沙啞的嗓音,實是令人陶醉的動聽表現。
在女聲加入後更可感受到,歌聲邊緣稜角有形,但聽著卻絲毫不尖銳,以一種內斂略收的沉穩呈現,且聲音溫暖柔軟,獨唱時歌聲中散發的韻味與所還原的情緒都十分到位,合唱時又能聽見男女兩者聲音如影隨形般的緊密,搭配十分貼合又能感受之間適當的間距,如此感受在歌聲略過耳際時是最為強烈的,其舒適程度足使耳朵一震酥麻。樂器則令人感覺音色不錯,中性不偏頗,於高音處有著亮麗光澤,彈指聲響清脆、低頻起伏又不錯,整首曲目在溫柔沉靜與樂器的動態表現徹底平衡宜人。
精密的輕重分配與絕妙的比重平衡
接著換一首較熱鬧快節奏的曲目聆聽,播放Myles Smith的歌曲 “ Stargazing “ 做參考,先說鼓聲的表現個人是相當喜歡,隨著打擊而出的聲響雖說聲勢相對不大,但聆聽起來反而是比較無壓力的,適合輕鬆欣賞如此輕快的節奏,且打擊頓點的動態感仍依舊扎實,刻劃出那種拳拳到肉的俐落感,當鼓棒鼓面接觸的那瞬間,也可欣賞到樂器本身沉穩的重量、以及回彈的表面,能感覺在樂器自己身形畫面的細節,與快意過癮的節奏動態之間,皆有著十足優秀的表現。
在欣賞鋼琴聲時,雖然相對其他聲響來說表現是輕了些,但使用dCS Lina DAC X聆聽時,始終都給我一種十分均衡的感覺。聽起來聲音表現中重者該有的份量絲毫不少、輕者該有的活潑輕快點滴不減,但整首曲目聽下來總是會感覺聲音之間搭配得相當勻稱,輕者如琴聲不會在曲目中遭忽略,其中飽滿與存在感都相當扎實;重者亦不會過度遮掩其他聲響,其中仍帶著適量的間距與輕盈,如此精密的分配與平衡的比重,實在可讓人完整體會歌曲中一切的細節與元素。
搭配Lina Master Clock更顯其美
本次評測dCS Lina DAC X時,代理商有將dCS Lina Master Clock一起送來做搭配,前面試聽時都有加上使用,這邊則來嘗試比較一下有無使用時鐘的表現差異,聽到The Civil Wars的歌曲 “ Billie Jean “ 做參考。在未接上Lina Master Clock聆聽時,身形整體感覺來說略小了些,但聲音胖瘦的層次感表現仍相當不錯,在動態感這點已是無庸置疑的出色。男聲能聽見絕佳的絲滑,聲線流暢乾淨,柔順又不會感到油膩;女聲則相當細緻,聲線凝聚而又往外散發光澤,細膩又具備不錯的空氣感,整體已是無可挑替的均衡表現。
再來接上Lina Master Clock來試聽,率先感覺到的就是音樂整體身形變得更加飽滿凝聚,形體也更壯碩龐大,琴弦方面則覺得聲線較有剛性,在金屬質地的展現以及音符周遭的光澤亮度都有不錯的提升,而樂器聲音的俐落程度也是更加有感。人聲則覺得原先較柔的女聲,變的是柔處仍輕,但其他段落則顯得更有活力;男聲在歌唱嗓音的抑揚頓挫表現更生動,聲音環肥燕瘦各顯其美,在歌唱細節的表現中自也是更加突出。
dCS Lina DAC X主要特點
● 內建數位串流模組,支援主要高解析串流服務
● 齊全的數位輸入介面,可接受來自各種訊源進行解碼
● 可調的輸出增益與音量控制,可對應不同的擴大機,主動式喇叭
● 具彈性的架構,未來有無限升級的可能
● 來自於旗艦dCS Varèse的技術,單一彈性堅固(flex-rigid)的PCB設計
● 最新一代dCS Ring DAC解碼核心,還原所有細節、失真噪訊達到最小
● 全航太鋁合金CNC製成本體
● Made in UK,英國設計生產
dCS Lina DAC X規格
● 類比輸出: 平衡XLR、RCA各一組
● 數位輸入: AES/EBU x2(Dual AES), BNC, RCA, Toslink, USB Type A, USB Type B
● 支援串流: Tidal, Qobuz, Spotify, Deezer, Roon Ready, QQ Music, UPnP
● 升頻技術: Multi-stage DXD oversampling, DSD/DSDx2 Upsampling
● 消耗功率: 30W
● 尺寸: 122 x 444 x 356mm
● 重量: 14KG
● 定價: NTD 750,000 (評測時)
總代理 傑富音響: http://jeffaudio.com.tw/
dCS: https://www.dcsltd.co.uk/
更多dCS的報導請點此
本文專屬網址: https://tw.my-hiend.com/?p=74869
Youtube動態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