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 Layout

德國 T+A PDP 3000 HV 全功能頂級訊源

在最新的HV系列發表之前,來自德國的T+A總是給我相當務實的印象,除了紀念25週年所推出的V系列外,大部份的產品都是體機不大、生活化的設計、價格也相對親近。T+A為「Theory and Application」的縮寫,代表著他們對理論與應用的同樣重視,在官網上,T+A是這樣介紹自己的:Actually we’re scientists …事實上我們是科學家。

Read More »

愛樂音響台北旗艦店隆重開幕

原位於台北光復南路上的愛樂音響,因為租約到期,加上原有空間稍微不足,愛樂音響胡老闆決定另覓合適地點,終在金山南路一段155號尋得一處140坪以上的使用空間,經過連日的裝修,於日前9月26日隆重開幕,店內共有兩層,B1為展示和聆聽的主要空間約70坪。愛樂音響目前在台中有兩間展示中心,台北地區便由此次開幕的旗艦店擔任展示及試聽的重責大任。

Read More »

動能十足的Dynaudio Focus 380落地喇叭

丹麥著名的喇叭設計製造廠商Dynaudio旗下產品線齊全,光是家用喇叭就有8、9個系列以上,加上錄音室和車用音響器材更是豐富,專注在各領域的喇叭設計製造也讓該品牌在世界各地都享有盛名。此次介紹的Focus系列屬於家用產品中的中階喇叭,此系列中共有5個款式,3款不同大小的落地喇叭,1款書架喇叭,還有1款中置喇叭,Focus 380是落地喇叭當中最大型的。

Read More »

私房發燒片006 – Carmen Suite: Bolshoi Theatre Orchestra, Gennady Rozhdestvensky

若講到歌劇,比才的卡門一定是最多人熟悉的主題之一,就算沒看過也都能對其音樂非常熟悉,而對發燒友來說,TAS榜上的由High Performance出版,Arthur Fiedler指揮Boston Pops的敲擊卡門更是測試動態的經典代表。俄羅斯名作曲家謝德林(Rodion Shchedrin)將打擊樂加入「卡門組曲」中,「敲擊卡門」於是誕生。其實「敲擊卡門」的首版錄音是俄羅斯Melodiya唱片公司1968年所發行的黑膠,由「羅傑斯特汶斯基」指揮「波修瓦歌劇院管弦樂團」演出。

Read More »

AURALiC ARIES Wireless Streaming Bridge (雙飛秒時鐘,DSD 256/PCM 384kHz)

先前我們徹底的介紹過AURALiC VEGA DAC解碼中心,具有超強的硬體規格與解碼能力,重點是價格非常具有競爭力,而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是ARIES無線串流橋樑。為什麼說是橋樑?因為透過網路,ARIES可以讀取用家在網路上的各式音樂檔案進行播放,然後再由其數位輸出傳送到DAC進行解碼。

Read More »

PRO-JECT RPM 3 CARBON 唱盤全新抵台

Pro-ject在今年五月時推出了新唱盤RPM 3 Carbon,台灣代理垣慶迅速引進於日前抵台,RPM 3雖然發表不久,但日前剛拿下2015-2016年EISA獎項唱盤類最佳產品,圓形的造型和S型唱臂十分時尚的外觀。RPM 3將是相當值得期待的產品。這也是Pro-ject歷年來第15次拿下EISA大獎,創下相當輝煌的紀錄。

Read More »

B.M.C. PUREMEDIA、ULTRADAC、PUREAMP 一次到位

目前在MY-HIEND音響室中有一套完整的B.M.C.系統,分別是介紹過的訊源PureMedia和未曾介紹過的UltraDac、PureAmp。PureMedia是全功能的訊源,包含資料儲存、影音訊源、多媒體工具、網路串流等多元功能的媒體播放機。UltraDac則是繼PureDac後更精進的DAC,有更好的解析和音樂性,還可做前級或耳擴使用。而PureAmp則是Pure系列中的綜合擴大機,擁有單聲道各100瓦的推力。三台器材的外型體積幾乎一模一樣,擺在一起整體感十足。

Read More »

Qualia Physic來自葡萄牙線性電源供電器

大部份發燒友都喜歡音響器材採用線性電源(linear)多於開關電源(switching)。線性電源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將127 V或者220 V市電通過變壓器轉為低壓電,比如說12V,而且經過轉換後的低壓依然是AC交流電;然後再通過一系列的二極體進行矯正和整流,並將低壓AC交流電轉化為脈動電壓;下一步需要對脈動電壓進行濾波,通過電容完成,然後將經過濾波後的低壓交流電轉換成DC直流電;此時得到的低壓直流電依然不夠純淨,會有一定的波動,所以還需要穩壓二極體或者電壓整流電路進行矯正。最後,我們就可以得到純淨的低壓DC直流電輸出了。線性電源供電一般來說在聽感上聲音背景會比較乾淨,質感比較強,高頻噪音也相對較小。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