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POWER AMPLIFIER

毫不妥協的設計: MSB S202立體聲後級

在旗艦S500立體聲後級發表後,美國MSB推出承襲旗艦設計精華的S202立體聲後級,以對應不同的系統需求,S202完全可以對應MSB DAC極大動態與各方面聲音表現的要求,擁有最好的電源供應與最低的噪訊,其採用全模阻化設計,阻抗匹配的訊號輸入及全航鈦鋁合金本體。S202採用動差Class A類阻抗匹配線路,可達到最小的訊號反饋、輸入噪訊與失真,並最大化了功率與動態,零負迴授設計。

Read More »

全新一代更厲害: Alluxity Pre-Two前級、Mono-One後級

Alluxity來自丹麥,由年輕的Alexander Vitus所創立,他正式有名的Vitus Audio總裁Hans Vitus的兒子,從小他就跟在父親旁,在自家工廠中耳濡目染,長大後為了將自己對聲音與產品的想法實現,於是成立的Alluxity,可想而知,Alluxity最大的優勢就是能使用Vitus Audio全部的資源,包括極為昂貴的機械設備,Alluxity的產品整體來說,在價位上比Vitus Audio低一些,可說是發燒友的福氣。

Read More »

不輸單聲道氣勢: 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160S兩聲道後級擴大機

美國品牌Audio Research近幾年推出幾部相當好的產品,Reference等級更新馬不停蹄,上一次我在代理商處聽了Reference 160M單聲道後級擴大機,對其音質與動力的感受非常好。這次則初聞同系列小老弟Reference 160S兩聲道後級擴大機,定位雖然有差異,但感動卻是相同的。

Read More »

最划算的Bi-AMP選擇: TEAC AP-505後級擴大機

TEAC在今年發表AP-505時,其前方大大的復古VU功率錶頭馬上吸引了大家的關注,許多人都迫不及待想要擁有,AP-505在8歐姆阻抗下可提供兩聲道各70瓦功率輸出,已經不小,其採用頗受好評來自荷蘭Hypex特製的Ncore擴大模組,從輸入端到輸出端都採用平衡電路設計,更特別的是,其具有三種運作模式可以切換,分別是兩聲道模式、BTL橋接模式(單聲道使用)及Bi-AMP模式(單聲道使用),若一部AP-505還無法滿足時,就可以再加購一台,橋接模式下更可輸出200W推力(8歐姆)。

Read More »

70週年限量典藏: McIntosh C70 + MC2152真空管前後級

70大壽在人生當中是相當重要的數字,對於一家音響廠商更加是不容易,我們都知道High End音響品牌的個人主義相當明顯,許多品牌就直接以設計師名字命名,除了代表他們對自己品牌的重視之外,通常也意謂著當主要設計者不在時,品牌可能就會慢慢消失。McIntosh於1949年由Frank McIntosh所創立,品牌一路走來也經過不少風風雨雨,分分合合,現在屬於美國McIntosh Group集團下,不但規模很大且相當穩建的經營著,這集團除了McIntosh之外,還有Audio Research、Sonus Faber、Wadia Digital、Sumiko等。

Read More »

不可思議的1法拉: MSB M500單聲道後級

MSB的數位訊源太過出色,已是發燒友的夢幻逸品之一,但可別忘了MSB也是類比器材的專家,最新發表的M500單聲道後級將擴大機的水準推向一個全新的極緻領域。有了最頂級的DAC,當然也要有能與之匹配的擴大機,才能將其性能完全發揮,尤其是MSB DAC驚人的動態範圍,這也是MSB為何需要推出M500的原因。

Read More »

觸動人心的高質感: Audionet PRE G2 + MAX前後級

雖然每天瘋狂地沉浸於發燒High End音響世界裡,但還有是有許多知名的品牌或器材未能細細瞭解,這次評測的Audionet就是,只有在幾位用家與音響展中聽過,在代理商熊快樂的安排之下,PRE G2與MAX前後級就來到MY-HiNED試音室了,因為MAX為單聲道後級,所以加上前級一共是三大箱,在安裝這套前後級時相當 吃力,因為MAX後級相當重,我個人大概可以應付30Kg的器材安裝,但明顯地MAX超過不少,總算安裝完後我第一件事就是看MAX的規格,果其不然,重達38Kg,如果再加上包裝就40Kg了。

Read More »

絕對的頂極性能展現: Octave HP 700 + MRE 220前後級

不曉得為什麼,台灣燒友對晶體機一向較為青睞,有大部份的人在選購擴大機時會以晶體機為優先考量,問過一些發燒友,主要是認為管機可能推力不夠,在音響性部份會不如晶體機好,而且真空管是消耗品,感覺需要常更換…等等,但是還是存在一群喜歡聽真空管的朋友,因為只有管機才能發出感動他們的聲音。晶體好還是真空管好,就像CD好還是黑膠好的爭論一樣並沒有絕對的答案,對於愛樂者來說其實只要能聽到好音樂、好聲音才是目的,選購音響也是,我強烈建議大家儘量不要有先入為主的想法,秉持著一顆開放的心儘量多聽,是挑選音響器材的不二法則。

Read More »

我會推薦的日系血統: YAMAHA C-5000與M-5000旗艦前後級

原本台灣山葉在音響展後安排了整套YAMAHA兩聲道旗艦系統要來MY-HiEND評測,不過臨時旗艦喇叭NS-5000(56萬)沒法安排,讓我錯失了能在MY-HiEND試音室好好體驗當今YAMAHA整套最頂級工藝水準的機會,雖然有些可惜,但換個角度想,搭配自己熟悉的喇叭更能瞭解這套前後級的實力。C-5000前級與M-5000後級售價一樣,是27萬,同時送來的還有CD-S3000旗艦SACD/CD唱盤(18萬)。

Read More »

小巧卻有源源不絕的動力: Jeff Rowland Capri S2前級 + Model 535後級

一說到Jeff Rowland,我馬上就會想起Jeff Rowland本人,因為他很高,每次在音響展都可以很輕易的找到他,如果稍為有注意Jeff Rowland產品,就知道他們很早就致力於高效能D類放大的研究,器材的體積也不斷的縮小,早期的後級擴大機,如知名的Model 9超級單聲道後級,為電源分離設計,擴大機本體重42Kg,電源供應58Kg,兩者加起來剛好100Kg,8歐姆時輸出350W,4歐姆時輸出700W,雖然擁有強大的驅動能力與好的聲音,但又重又耗電,我想這是Jeff Rowland轉為研究D類放大的主要原因。D類放大雖然效能高,耗電低,又可輸出極大的功率,但失真問題導致聲音不好一直被發燒友所垢病,Jeff Rowland顯然已找出解決方法,本次試聽的Jeff Rowland Capri S2前級 + Model 535後級,我安裝接上後,音質很好,完全沒有D類放大音質劣化的問題。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