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加拿大蒙特利爾的Totom於1987年由總裁Mr. Vince Bruzzese所創立,至今已快成立30年了,近來本地有代理商引進,為了讓大家對Totem有進一步認識,MY-HIEND特地透過越洋電話與總裁Vince進行了一次專訪。
聲音的不穩定性激發了Vince
Vince於1970年代中期畢業於蒙特利亞大學,以自然科學聞名,畢業後由於當時經濟環境不是很好,加上Vince對教學很有熱忱,因此他又取得了教師學位,教授科學與數學,由於Vince除了英文也精通法語,因此也有用法語授課。至於怎麼跟音響有關聯?其實Vince從小就對音樂非常的有興趣,即使當了教師之後,這樣的熱忱也未停止過,也因為喜歡聽音樂,Vince也就開始研究如何才能有更好的聲音,包括動手修改機器,不過他發現喇叭要有正確的聲音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因此他就開始花更多的心思在喇叭上。在1980年代,當時的喇叭都是相當大的,會佔據許多空間,包括使用了20”的低音都有可能,這對與有家人的生活環境來說是會造成某種程度的影響,1980年代也是發燒友開始成長的年代,Vince也買了市面上的喇叭,雖然也是相當高價的產品,但總覺得聲音不對,而且聲音似乎不穩定,Vince跟廠商反應修改分音器之後反而聲音變得更糟糕,更加深了Vince自己研究的決心。
使用太空材料來控制能量
Vince發現,或許喇叭製作是很好的,但隨著播放、聲音本身動態的影響,造成機械物理的變化,反饋回到喇叭的聲音表現上,影響了整體的聲音平衡,聲音表現就隨時間變化,變得不精準、相位失真,也就是Vince一直聽到所察覺的地方,要解決方法,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加厚喇叭的箱體,不過可能要很厚才行,而且喇叭會變得更大,這並非是Vince想要的方向。Vince的發現從箱體內部進行處理,放進某些東西來控制能量是相當有效與直接的,有點像汽車水箱控制溫度的想法,因此Vince就開始在全世界找合適的材料,後來找到一家公司合作,他們是生產太空梭裡用的一種材質:耐熱玻璃(Borosilicate),將這種材料放在音箱裡可解決20~25%的問題。Vince接著提到另一個關鍵是分音器的設計,在選擇分音器的元件上都非常重要,單體與分音器,所有的部份都做了非常精確的模擬測試與調音。
從牆掛式喇叭開始
在Totem正式成立之前,Vince所設計的第一對喇叭是可牆掛及內嵌式的,這代表著喇叭內部的深度只有幾公分而已,喇叭要有很好效率及很好的低頻,很多人說低音沒有方向性、沒有音色可言,這並不正確,Totem的喇叭可以充份的顯示出來,這是Totem在1985年就已經達到的水準,那時正好有許多來自歐洲、美國的音響品牌進入蒙特利爾,Totem也在本地找到了4個很好的經銷夥伴,開始發展,不過後來市場反應並未如預期的發展,因此Totem開始將此技術應用在一般有喇叭箱體產品上,提供更多的產品型態,最先發展的方向是音箱較小的喇叭,擁有所有正確的特性,包括很好的音場、動態、有開放的聲音而又不佔據太多的空間,視覺上很協調,這就是Totem很有名的Model 1,擁有非常好的頻寬延伸,Totem會針對喇叭的設計使用單體,不會在所有的型號都使用同一顆高音或是同一顆低音,那時候Totem已經找尋世界最好的單體廠與其簽約,而且都維持非常久的合約關係,除非對方無法再供應,Totem才會停止合約。30年前Dynaudio是單體的專業製造商,後來才開始生產喇叭,從生產喇叭之後,Dynaudio已經停止對其他廠商供應單體,Totem是唯一Dynaudio還供應單體的公司。
高品質、穩定與精準的元件採用
Vince也提到,Totem的產品都能有齊全的備料,包括已停產的產品,能提供用家足夠的支持。在喇叭單體的配線方面,有的廠商認為越短越少越好,Vince則是認為針對單體的特性使用對應的線材才是最佳化的選項。Totem的用家都會很高興擁有Totem的產品,因為即使在20~30年後,依然會有很穩定、很好的表現,因為Totem的喇叭從內到外都是非常精準設計與採用精準的元件。Totem喇叭的組成,Totem的高音單體、低音單體及分音器都是非常精準的設計與結合。為了控制所有元件的穩定性,對於供應商的用料與生產過程,Totem都會非常的注意,以免發生變化而影響聲音,穩定的品質與聲音是Totem最重視的設計哲學。
即使產品價值平易近人,Totem其實也用上了許多看不見的好料,而且相對喇叭售價,這些零件都顯得都非常昂貴,例如Totem是最先請Mundorf研發銀質電容的公司,對元件的要求以求得更正確的聲音。隨著時間,Totem的產品也始增加,例如落地喇叭,不過要特別強調的是Totem的新產品並非單純只是因為人們需要更大或更小的喇叭就生產出來的,每一個型號的誕生都要花上2~3年以上的時間研究才完成的,Totem也不以價位的角度去研發新產品,而是用最佳聲音表現的角度去思考,例如Arro與Staff兩對喇叭是不同的設計,但是價格卻幾乎是一樣,Arro是非常精準,很好的結像,Staff則是設計用來對應不同的前端器材,即使是搭配很便宜很老的器材,都能有一定的聲音表現。
再回到牆掛式喇叭
就在市場上有許多喇叭可以選擇的同時,牆掛式的喇叭又開始出現需求,因此Totem又研發了Tribe系列,最先上市的是Tribe I與Tribe II,在Totem堅強的技術與元件支持下,相對薄型的牆掛式喇叭可達到驚人的54 Hz – 25 kHz (± 3 dB)頻寬(Tribe I),接著市場又出現需要更大的型號需求,因此Tribe III與Tribe V又接著誕生,那麼強掛式的低音要如何解決?雖然Tribel已經相對能達到很好的低頻了,但是跟超低頻還是有一段距離,因此Totem跟超過20家的廠商研究,是否能在有限的空間中可以做到極低頻的單體,大部份廠商都說沒辦法,例如沒有這樣能力又要小的磁鐵系統,最後Totem只好自行研發,Tripe III上已經能達到40Hz,其實在大部份的電腦模擬,或是物理本身特性,在這樣的空間下要能有好的低頻是不可能的,但Totem結合了機械能量控制技術,自行研發了強力磁鐵系統,突破了箱體限制,達成了不可能的任務。之後在此技術下,又開發出了Tripe Sub in-wall內嵌式超低音。
Totem” 圖騰”
Vince談到為何公司要取名為Totem,Vince回憶公司成立之前,他將Model 1的原型給一位多年的印地安好友聽,那時他正經歷比較低潮的時期,希望音樂能幫助他,在經過了6個月後,這位好朋友說Model 1帶個他的音樂感動非常深刻,就如同象徵精神意義的Totem一樣,因此告訴Vince可以把公司就取名為Totem,Totem是一種引導人的力量,這些喇叭指引了他的人生。Totem的喇叭命名也是遵循著一些規則,例如Model 1指著就是第一對喇叭,Mani-2則是一種指引的精神,我們會在聆聽喇叭後才命名,代表著這對喇叭的設計精神,美國通常會用簡單易記的命名法,例如一代、二代、三代,但Totem是以喇叭的特性與精神來命名。
9小時的專業人工
Totem無論產品的價位,即使是最入門的喇叭,都需要至少9個小時、非常專業的人工才能完成,或許有的公司可以25分鐘就裝好一對喇叭,但那不是Totem,例如箱體的製作,這些員工有的資歷已經超過30年,擁有絕佳的技巧,無論是銷往台灣或是銷往沙烏地阿拉伯,都能確保其穩定良好的品質不會有問題,就算是喇叭音箱內的壓力Totem也都會進行測試與控制,確保其一致。
SoundStage! InSight — Totem Acoustic’s Torrent Technology (August 2014)
Totem的生產過程 (來自官網)
最高的品質,最實在的價格
在整個專訪過程中,Vince多次不斷的強調,市面上有許多非常高價的喇叭,但這並非Totem所強調的, Totem是非常用心的做出好聲音、品質穩定的喇叭,包括提供客戶永續的服務,讓Totem的用家都能很快樂的使用Totem的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