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全新經典指標: Peak Dragon Legacy旗艦喇叭

台灣代理商鈦孚音響在今年慕尼黑音響展後引進了丹麥高階喇叭品牌Peak,並信心十足地直接下訂音響展中首次亮相的旗艦喇叭Dragon Legacy。日前終於盼到喇叭抵台並直接開箱這單隻箱體達到225公斤的大傢伙。我們也應邀前往鈦孚音響近距離觀賞聆聽這對頂級喇叭,雖是與Peak的初次見面竟便由旗艦開始,深入體驗品牌的一切精華。

站在頂峰的丹麥製作
Peak的正式公司名稱為Peak Consult,成立至今已經超過25年,由Per Kristoffersen先生在1996年成立,很有趣的是品牌名稱就是他的名字加上姓氏第一個字組成。Peak非常重視喇叭箱體製作,一切都在自家工廠進行,對於箱體共振控制有著嚴格的把關,通常採用三明治箱體加上高效率的內部阻尼設計,最外層通常則使用美國胡桃木作為外觀,而Dragon Legacy則是使用更名貴、硬度更高的非洲雞翅木,並達到丹麥人所引以為傲的高級木匠水準。單體採用同樣來自丹麥的供應商,大家都知道丹麥單體的製造商水準都相當高,依照Peak的需求規格製作,分音器則是人工挑選最高品質的元件精準地製作。

25年後再度進化
在2021年的時候,Peak Consult迎來全新的改變,有兩位重量級的業界精英加入品牌成為投資與經營者,Lennart Asbjørn先生與Wilfried Ehrenholz先生。前者成為CEO掌管Peak Consult的行政管理,後者則是掌管產品發展與市場策略,台灣發燒友應該對Wilfried Ehrenholz先生會有點印象,他便是Dynaudio的共同創立者,直至數年前還仍是該品牌的唯一擁有者,他對於高階喇叭產品與市場的熟悉度和經驗是其最寶貴的資產,可以想見入主Peak Consult後能大幅提高品牌的完整度和市場能見度。

全新打造頂級旗艦,內外兼修的經典
這次我們在鈦孚音響直接面對的是Peak目前最新的旗艦喇叭Dragon Legacy,這是今年才在慕尼黑亮相的全新產品,我認為Dragon這個字用得相當好,從外觀乃至於聲音上這對喇叭都給人很沉穩內斂、蘊藏能量的神祕與貴氣感,很符合龍在東方人心中的形象。Dragon Legacy在外觀上使用非洲雞翅木作為箱體側面與後面的表面材料,但與一般貼木皮的方式非常不同,他們使用的是14mm厚度的非洲雞翅木,像是汽車內裝原木飾板或是原木櫥櫃飾板那種厚實感,在成品上可以看到摸到原木起伏的曲線和紋路。箱體主要採用多層高密度夾層板(HDF)搭配特殊阻尼膠,並在內部透過精確計算搭建支撐結構。最後在前障板與後方都採用軟質皮革包覆,視覺上更為多元並做出質感的延伸,整體是朝向橫跨年代的經典外觀設計。因為Peak在箱體部分全都自行處理加上用料非常扎實,因此全系列的產品幾乎都相當重,Dragon Legacy單隻重量達到225公斤,最小型的Sonora也達到單隻48公斤。

Dragon Legacy從設計之初便是全新打造,箱體側面使用4層HDF高密度層板與阻尼物,總厚度達到46mm,箱體上下對應5個單體隔為5個獨立箱室,彼此間箱室間隔板結構最厚達到82mm避免互相影響,並具有特殊阻尼室,內部灌滿沙子減少任何顛顫效應(microphonic effects),避免微小振動影響且具備穩定的溫度。在喇叭底部則搭配了6個可調整高度的金屬角錐支撐整個箱體,原廠雖無說明材質,但目測應該是不鏽鋼。

完善單體與分音器的協調
Dragon Legacy總共使用5個單體,採用對稱式排列,上下兩端各是1個低音單體,最中央為1個高音單體,高低音單體之間則各有1個中音單體。低音單體尺寸為28cm,內部有著鈦金屬製作直徑75mm音圈架提供長線性行程,振膜是由浸漬紙與泡棉製作的三明治結構。並配置對稱式磁鐵驅動系統,可以穩定偏移範圍內的阻抗,達到較低的諧波失真與互調失真。低音反射孔設計上搭配4階分音達到平坦滾降,在極低頻上提供增益,並避免了在人聲頻率範圍出現不想要的干擾。

2個中音單體的尺寸為15cm,對稱磁鐵驅動系統與銅環驅動、橡膠懸邊,提供動態、平滑與均衡的音樂表現。頻率與相位能夠與高音和低音一同達到良好的控制能力,並搭配具備波導設計的全新高音單體,同樣具有對稱磁鐵驅動系統。分音器除了精心挑選市面上可購買的最好元件外,最終也都通過實際聆聽才定案,確保聲音是最自然且高品質的表現,經過長時間測試調整與單體達到完美的相位、瞬態響應和音調平衡。

溫柔而堅毅的搭檔
Dragon Legacy效率上為89dB,額定阻抗4歐姆,並非高效率的喇叭,但這在旗艦等級的系統上絲毫不是問題。代理商鈦孚音響在系統配置上選擇Constellation旗艦Altair II前級擴大機與Hercules單聲道後級擴大機,同樣也是頂級配置,Constellation的聲音非常迷人,一直都是我最喜愛的品牌之一,在音樂感和性能上皆為十分高品質的水準,很推薦大家參考。

在訊源上則是使用Innuos Zen網路串流伺服器搭配T+A MP 3100 HV用做DAC解碼,這都是相當穩妥專業且品質與表現一向令人滿意的前端器材,在世界各地都有為數不少的忠誠用家,完全襯得上Peak Dragon Legacy這樣的頂級大傢伙。

足以挑戰市場標竿的頂級水準
Peak Dragon Legacy在低音量一開聲熱身時我就已經感到在聲音上的威嚴,這是種不需要看到喇叭就能得知這是大傢伙且高水準系統才能發出的聲音,哪怕在人們能正常對話的音樂音量下也可以聽到音樂的密度感和穿透力。在參考Chie Ayado綾戶智繪的《To You》專輯,本身就極具穿透力的演場者在這套系統幫襯之下簡直像是開了外掛,聲音的扎實度和情感靈魂毫不保留地揮灑在聆聽空間之中,如同一位鐵肺歌手在你面前全心唱歌的那種震撼。演唱時的細節更是都很自然地表現出來,連同鋼琴等演奏是很清晰地座落在四周圍,大尺寸的單體在聲音的包圍感和空間填充能力上還是很好的,尤其是不必刻意拉高音量就可以得到小尺寸單體無法提供的包覆能力,在相似的音壓大小下,大喇叭總是讓音樂顯得更輕鬆自在。Peak Dragon Legacy在中頻是極具密度且充滿細節的,音色上是厚實帶著些許溫暖,有種如沐春風的安穩感,高頻銜接的非常自然,而在低頻上則不斷傳遞出陣陣下潛的感受,同樣不需要大音量就有能量感和深沉的低頻存在空間之中。

深度與光澤兼具的動人聲響
首先播放由Eva Cassidy所唱的 “ Ain’t No Sunshine “ 歌曲來試聽,會覺得弦聲的表現特別漂亮,在有厚度與深度的聲音之上,又增添許多潤澤光感,令聲音的弧度又或是深度都更加明顯,音樂的動態感顯得更為強烈明顯。鋼琴聲的音色也同樣優美,能聽見聲音高而不亢、細又不尖的感覺,且該有的清脆也分毫不少,已相當細膩的方式表現出來。人聲的表現則覺得相當直接,隨著發聲由平緩開始直至出力,當下會相當直覺地感受到開門見山地爽感,整首歌曲的豐富程度可見一斑,平靜時緩、激動時鬧,讓聆聽的人隨著音樂的引導而沉浸。

力量依舊溫柔並存
接著試聽Alison Krauss的歌曲 “ I’m Gone “ 做參考,在此聽見這對Dragon Legacy落地喇叭的低頻表現很出色,聲音聽起來是很受控制的感覺。樂器在演奏的時候明明沒有覺得很魁武有力或是勁道十足的感覺,但低頻卻相對地能感受到非常厚實飽滿的存在感,聲音的形體有著非常明顯的鼓脹感,蓬鬆卻又細緻的在空間中四溢擴散開來。鋼琴的聲音在位置定位上或是聲音的流暢上都特別引人注目,讓人感覺倒像是被音符給層層環繞著、包圍著,而人聲的部分也有著類似的精緻度,在輕柔的時候會聽出聲音的溫柔婉約,即便是發聲稍微出力一點的地方,也使人聽見聲音增加了許多力量但也不會就此失去了這份溫柔感,整體聽下來能讓人輕鬆舒適的去細細品味整首歌曲。

聲音綿密包覆音樂細緻展現
最後以Adele的歌曲 “ All I Ask “ 做聆聽參考,透過Dragon Legacy落地喇叭所播放的這首曲子,當下聽起來的感受就是包覆感十足,音樂相當綿密的在空間中充斥著,而且聲音的分布是令人感到舒適的那種。鋼琴的距離感覺非常靠近,能更清晰地聽見琴聲的連貫流暢,但聽起來也不會覺得有任何太過近逼得壓迫或急促感,同時也感到人聲近在眼前,明顯的能聽出來聲音彼此之間是非常立體的,聲音最原始的清晰乾淨樣貌就這樣直接攤開在眼前。而在曲目後面人聲較顯激動的段落,也令人能很直接地感受到聲音的勁道攀升的感覺,但儘管聲音的力量開始變多,也沒有絲毫片刻的瞬間有任何吵雜或不適的感覺,在聆聽較為激動或磅礡的歌曲,Dragon Legacy落地喇叭都能呈現出驚心動魄但又不帶壓力的聲音表現。

Peak Dragon Legacy旗艦落地喇叭
● 14mm非洲雞翅木外觀 (兩側, 頂部)
● 皮革包覆外觀 (前, 後)
● 設計: 3音路5單體, 低音反射式
● 單體: 1 x 高音單體, 2 x 15cm 中音單體, 2 x 28cm低音單體, 對稱式磁鐵驅動系統
● 效率值: 89dB
● 額定阻抗: 4 ohms
● 尺寸: 172 cm x 40 cm x 58 cm (高 x 寬 x 深)
● 重量: 單隻225公斤
● 定價: 190,000 歐元 (評測時)

總代理 鈦孚音響: http://autek.com.tw/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南路一段57號2樓

鈦孚音響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audiotaifu/
Peak Consult: https://peak-consult.dk/
更多Peak Consult的報導請點此
本文專屬網址: https://tw.my-hiend.com/?p=61695

Youtube動態演示

About Ted Chen

Avatar photo
MY-HIEND 資深編輯,主要負責採訪與器材測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