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首次在慕尼黑音響展發表的Alumine Two.Five,可說是自家創業代表作Alumine Two的”正式”落地版本,也因為其大小位於Alumine Two與Alumine Three之間,原廠也很直接,乾脆就命名為Alumine Two.Five,讓人一目了然。為什麼我這邊要強調”正式”兩個字,因為早期Stenheim曾應市場需求,推出專給Alumine Two搭配的低音箱體,Alumine Two.Five的推出,滿足空間不大、但又想要有較全面表現的用家。
與Stenheim所有的喇叭一樣,Alumine Two.Five依然遵循三大設計原則: 全鋁合金箱體、高效率高音質之單體與精準之分音器設計,並完全在瑞士自家工廠以手工製造。Alumine Two.Five與Alumine Two一樣採用兩音路的設計,但由於單體變多、箱體更大,在分音器的設計上就更加複雜,讓各個單體之間的運作能完美銜接與融合,相位一致,低頻也要能充分發揮與延伸。Stenheim堅持高效率的設計讓用家在搭配擴大機時,”質”比”量”的要求要更為重視,原廠規格表示只要10W以上就能搭配,因此就算是推力不大的管機,只要音質夠好,搭配Stenheim也能有非常好的表現。
Alumine Two.Five採用1顆1″的軟質圓頂高音及兩顆6.5″的紙盆低音單體,高音外有淺號角設計效率與擴散更好,低音反射孔位於喇叭前面下方,在擺位上更有彈性,效率高達93dB,全鋁合金箱體使其雖然是小落地,但單隻依然重達45Kg,箱體的設計遵循黃金比例,內部並有阻尼材料吸收多餘的共振。
觸手可及的頂級體驗 (Ted Chen)
竹北市的新憩地相當特別,老闆張先生在此開設極具人文氣息的咖啡館,陪伴來訪顧客的是頂級的High-End音響系統,只需買杯咖啡就能享受來自歐美各地價值上千萬的音響,自然吸引不少愛好音樂與咖啡的顧客佇足,我們在星期五的午後抵達新憩地,座位不多的店內已經有幾位顧客安靜地喝著咖啡聽著音樂,更有人坐在音響系統正前方的皇帝位上專心聆聽價值接近20萬美金的瑞士製造的Stenheim Reference Ultime TWO演出,搭配的系統更都是平常人難以企及的器材,在一般傳統音響店中儘管有這樣的系統,大多數人也難已走入試聽,而在新憩地卻是只需走進來點杯咖啡就能夠大方地聆聽,而且隨著時間會變動搭配的喇叭和器材,每周或許都能聽到特色不同的高階音響,如此友善的環境怎能叫人不喜歡。
新憩地另一個試聽空間,我們就是在這試聽Alumine 2.5
以High-End為宗旨的理念
這次聆聽的是新推出的喇叭Stenheim Alumine 2.5,目前該品牌主要分為Reference和Alumine兩個系列,前者為旗艦系列,後者雖非頂級的中階系列,但其實整個品牌都以極高品質的High-End等級為取向,例如這次聆聽的Alumine 2.5雖然是最小型的落地喇叭,但仍然是全鋁合金製作的箱體、頂級單體與分音器組成,售價已經是台幣70萬~80萬之間的等級,而這真的僅是Stenheim的入門級產品,由此可看出品牌在市場上的定位。Stenheim一向是以高效率喇叭設計為核心理念之一,從以前到現在無論是和型號都是高效率取向,但我們之前聆聽其他型號時搭多都搭配推力較好的晶體擴大機,這次就不一樣了,新憩地張先生直接搭配最高32瓦的EAR 861真空管後級雙聲道擴大機,證明管機一樣能夠將Stenheim Alumine 2.5推得出色,而訊源與DAC則是由Mola Mola Tambaqui DAC擔綱並且同時兼任音控前級的角色,換言之整套系統僅用上兩部器材搭配喇叭,相當簡單但質感卻相當好的組合。
質感和均衡輕鬆帶出音樂性
參考Anne Akiko Meyers, David Lockington,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的《The Four Seasons: The Vivaldi》,這對Stenheim Alumine 2.5搭配真空管機的表現可能是近期我聽過最好的小型落地喇叭,聲音清晰度和音樂調性非常融洽,聲音厚度在相對大的聆聽空間中足夠綿密,高頻段延伸自然度和美感在小提琴演奏中一覽無遺,我相當驚訝於這對喇叭在此的表現,而且在與低音單體的銜接上聽不出任何突兀和毛病,無論是在位置定位或是頻段連續性上的協調性相當好。新憩地張先生在喇叭的擺放位置上顯得較為寬闊,聲音密度和厚度仍然存在細緻度和質感之中,聽起來讓人感到特別輕鬆與享受,完全可以沉浸在一首又一首無止盡音樂撥放的歌單當中,這個表現非常誘人,我相信大多數忙碌的人都會被這份紓壓的音樂氛圍給吸引,如果你嘗試在忙碌過後到新憩地聽上這套系統,只需20分鐘就能完全明白我的感受。
小音量同樣出色,穿透力自然而生
參考Dominique Fils-Ame的《Nameless》,Stenheim Alumine 2.5的高效率設計表現出自然輕鬆以外的另一個特點,在小音量聆聽的時候,同樣能夠有非常清晰且具有穿透力的聲音能量,這點完全不需要調大音量來證明,人聲的質感和厚度並沒有減少,真空管機帶有一些甜味的聲音特質也有表現出來,在低頻段上雖然沒有中大型落地喇叭的氣勢,但卻能與中高頻段相襯得宜,速度和清晰度都很足夠,聽起來速度不拖延,整體是具備良好平衡度的,如果想要更多低頻,我相信使用更強力的擴大機便能輕鬆辦到。
情懷滿載帶出豐沛的情緒交織 (Wacko Wang)
評測先聽到David Roth的歌曲 “ Meet You Where You Are “ 做參考,能感受到低頻能有相當下潛的表現,同時保有充足共鳴,在底部以身形相對碩大而又具備寬鬆綿密的特性,且雖然具有相當的分量,但表現並不會有死氣沉沉或笨重的感覺,聽起來是相對舒適的。而人聲同樣展現出十足的共鳴感,聲線充滿著情懷,具備豐沛的五味雜陳、酸甜苦辣等諸多情緒交織,以不會太過強勢的凝聚感呈現,能在樂聲中脫穎而出,令聽者相當簡單接受到聲線飽滿的畫面。
聲音在各頻段都感到相當均衡舒適,樂聲以其絕佳的立體與鮮活留下深刻畫面,雖然相較下是較強勢的手法,但卻得以用和緩的方式,演奏出音色韻味充足、畫面寫實擬真的演奏表現,直白說便是聆聽時不會有過於暴力的呈現,硬是將演奏手感攤開在眼前,或是太過赤裸地將樂器質地貼臉揭露,反而是以更輕鬆溫和的方式,令聽者得以靜靜地聽見,並且親身感受到何謂樂器的身形風味,即使音量增加呈現於面前的畫面龐大但並不感到壓迫,聆聽時能無負擔的去享受單純的音樂與充沛的聲音能量
聲音演繹自然生動,無拘束的寬敞自在
接著聽到Andrea Bocelli的 “ Con Te Partirò “ 一曲,在新憩地旁二樓的試聽空間中,房間大小是比較符合一般居家環境,而Stenheim Alumine 2.5的身形不是特別大,也適合普遍家庭中擺放,但即使如此在聆聽當下仍能意外有著相當寬敞的表現,聲音呈現不受到空間限制、無拘無束並相對沒什麼邊界感,聲音寬鬆擴散的同時也仍維持著相當飽滿的份量,聽起來身形清晰且不會有過於分散而就此單薄,仍舊是密度優秀的聲音畫面。
而樂器表現顯得生動活潑,人聲以氣勢恢宏的方式在演唱,能感覺出相對搶眼,但樂器也並不因此相形見絀,反而能深刻體會到,樂器相對於人聲而較為平和,跳動的活潑感也顯得較為內斂,但仍然具有生動鮮活的質感,並具有強烈而充沛的起伏,與人聲表現相互輔佐,或許可以說如此搭配,反而能使樂器表現不會那麼生硬蠻橫,聲音演繹得更為自然,也讓曲目的對比與豐富程度都有所增加,能以輕鬆的方式讓聽者去看見、聽見整片更加完整的畫面。
溫柔的強勢描繪出各種細節與對比
最後聽到Tok Tok Tok的歌曲 “ I Don’t Want to See You “ 做參考,Stenheim Alumine 2.5將歌曲中樂聲表現得相當完美,一開始就能感受到低音弦樂聲的特質被完整揭露,撥弦的手感相對來說較不顯眼,但隨著琴弦震動而能重現相當扎實的演奏意象,且隨著震動而出的聲響也具備通透、渲染力十足的特色,以不會特別強勢的姿態,呈現出更加深刻的表演。聲音在背景刻下了深邃卻又具備活潑的對比,能聽見聲音沉穩中又帶著快速俐落的收放,在音符的躍動感上有著更加顯著地描繪。
對於聲音細節處也能聽見透過Stenheim Alumine 2.5而有更細緻的刻畫,例如人聲與銅管聲同樣表現清亮,但在人聲邊緣處還能聽見相當舒適且略帶空氣感的尾韻,令聲音更添輕巧柔和之感,與較重的樂聲相襯,聽起來還額外多出相當有感的小清新,令嗓音更添美感;銅管聲則以清澈乾淨的聲線令人注目,聽著順暢而無毛邊,與人聲相比也更多出幾分重量,有著飽滿厚實的感受,各種豐富刻劃的音色造就曲目多層次的細節,聆聽時會留下相當深刻又不會太過強勢的溫柔印象。
Stenheim Alumine Two.Five落地喇叭
● 兩音路被動式低音反射式
● 全鋁合金箱體
● 頻率響應: 35Hz to 30kHz
● 承受功率: 125W RMS, 250W (peak)
● 最小擴大機功率: 10W
● 效率: 93 dB SPL/2.83V/1m (measured in a semi-reverberant room)
● 最大音壓: 109dB
● 阻抗: 8 Ohms
● 尺寸: 945(H) x 230(W) x 275(D) mm
● 重量: 45Kg
● 定價: 請洽代理商
總代理 博韻音響: https://resound-audio.com/
Stenheim: http://www.stenheim.com/
更多Stenheim的報導請點此
本文專屬網址: https://tw.my-hiend.com/?p=69129
Youtube動態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