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Audio Physic Step 25 Ebony 紫檀木版

會有這篇試聽文, 其實是很多的巧合結合, 若不是去年被指派到香港去採訪音響展, 也不會聽到全套Trigon 西裝 (Trigon recall CDP with Energy Integrated Amp) 所發出的美妙聲音, 更不會在回台後, 跟東億老許力薦 Audio Physic 喇叭與Trigon 的絕佳搭配, 也就不會有這個品牌的重生, 和這篇試聽的器材了

Read More »

Wilson Audio 多聲道體驗

Wilson Audio是非常早就有多聲道想法與產品的High End廠商,一般人最常想到的多聲道就是劇院,重在效果大於音質,Wilson Audio則是證明了多聲道的系統也能有非常High End的聲音品質,除了早期多聲道的SACD外,進幾年流行的高解析的藍光Blu-Ray,其中在聲音最重要的一個突破就是劇院多聲道的聲音也變成無壓縮的高解析音質。

Read More »

Furutech Destat II

第一次特別注意這東西其實是在今年慕尼黑音響展上Furutech的Frank特別告訴我這東西非常有用,叫我一定要試試,不過當時因為展覽都報導不完了,二來想說臺灣應該也有機會可試,就沒試聽,沒想到這次音響展上,看到音悅音響的人在房間也很認真的使用這個,並告訴我非常神奇,超級有效,因此展覽完之後馬上借來試看看,到底有多神奇呢?

Read More »

Vertere Acoustics 新加坡發表會

先來報告此行的主要任務,就是參加VERTERE品牌的亞洲代理商正式發表會,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香港與臺灣的代理商都會來新加坡,VERTERE,第1個讓我聯想到的就是手機的王者:VERTU,不過VERTERE當然不是手機,那就跟音響無關了,VERTERE是Touraj Moghaddam (TM)先生所新成立的High End音響品牌,主要解決High End音響系統中的”weakest links”,最弱的環節,或者是說影響系統很大的環節,而這個答案就是”線材”。

Read More »

美國Stage III Concepts線材

美國Stage III成立於1996年,為音響線材設計的創新者,是第1家使用浮動純銀絲帶結合空氣為電介質技術來生產線材的廠商。所有Stage III的產品都是在美國純手工打造,並使用美國最高品質的元件與原料,因此您可以發現Stage III的產品會有很多不同於市場上的地方,Stage III的線材是機器無法生產出來的,必須要靠非常高技巧的人力來實現Stage III對線材的設計理念。

Read More »

芬蘭工藝之美:訪 Penaudio

經過超過20個小時(飛行時間約16個小時)的旅程,終於到達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一出機場就可看到Penaudio總裁與設計師Sami開著他夏天專用的車子瑪莎拉蒂 (maserati) 3200GT來接我,真酷,這台極速可到280KM,為什麼說是夏天的車子,Sami非常愛車,目前共有4部車,一台是超級改裝賽車、一台是家庭用的,這台則3200GT是他夏天開的,另外還有一台是其他時間開的。

Read More »

AcousticPlan DigiMaster、DriveMaster

試聽完之後,沒想到一改我對AcousticPlan聲音的印象,這套迷您的訊源(轉盤+DAC)組合確實有著不凡的實力,可算是AcousticPlan的代表作了,不因為小,聲音就變得小家子氣,相反的,音響性與音質絕對符合其不算低的價位(1套訂價快35萬),聲音韻味迷人,細節也相當豐富,適合不喜愛體積太大,有獨到收藏眼光的人收藏使用!

Read More »

B.M.C. Audio 設計者 Michael Conrad

在代理商的會議室中,Michael就像教授般的跟學生(我)”重點式”解說B.M.C產品的獨特設計想法,從輸入線路、輸出線路、唱頭放大、DAC、轉盤、唱放,甚至電源供應都一一解說,一下子一小時就飛快的過去了,雖然我沒辦法完全吸收,但我會盡可能說明我所理解到的,若有錯誤之處也請大家不吝指正。在訪談最後,Michael也提到其正在進行錄音,講到這,當然跟我就很有話題了聊啦!

Read More »

German HighEnd,就是這麼嗨恩

不搞巫術與神話,一切以理論為根基,紮實的用料與最精密的作工就是GERMAN HIGHEND的最大特色,所有GERMAN HIGHEND都以高純度的銀為導體,所有的研發與生產都在德國GERMAN HIGHEND進行,價格也不搞神話天價,以原物料與所需投入的人力資源來計算,並將市場行銷的成本最小化,讓產品的價格產生無比的競爭力,就是要讓用家 花最少的錢買到最高品質的High End線材。

Read More »